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时间:2022-07-06 16:33来源:中青报·中青网

  不出意外,00后的赵文龙毕业后就要去远方了。

  那会是一场跨越3800公里、从南京到拉萨的奔赴,是一次历时1-3年、从学生到志愿者的蜕变。带来这一切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

  据了解,今年共有来自2400多所高校的超过25万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报名西部计划,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可以说,西部计划正成为高校毕业生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就业选择。

  全面落实西部计划等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任务,是今年全团落实党中央要求,确保帮助10万名以上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据了解,今年西部计划新招募总规模扩大到3.67万人,包括全国项目1.1万人、地方项目2.57万人。各级共青团组织和西部计划项目办按照“全团重点工作全团一盘棋推进”的要求,在岗位设置、宣传引导、招募选拔等方面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整体进入岗位对接阶段。

  落实党的要求 帮扶青年就业

  出生在辽宁鞍山的赵文龙是南京邮电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2022届毕业生。刚上大学时,他就对边疆充满向往,了解到西部计划后,果断报名参加。

  每当回想起自己坐车驶入拉萨,经过布达拉宫时,安玉梅依然能感受到8年前的那种激动。从那天起,这个长在贵州铜仁、学在江苏的90后就与拉萨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安玉梅服务的单位拉萨市统计局,她是当时局里唯一一个学过统计专业的大学生,领导对她寄予了很大希望。可理论与实操的距离只能用经验填补,往往简单的报表她都要慢慢熟悉摸索。

  是金子总会发光,专业知识也绝不会无用武之地。2016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上级派发的材料本地干部学起来并不容易,最终安玉梅接下了给下级单位、企业培训的任务,用专业知识推动了新制度落地。

  服务期满后,安玉梅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里,她考到拉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经发局,如今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她还在这里安家落户,有了丈夫和孩子。

  在全国,还有很多青年像安玉梅一样,通过西部计划,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在扎根基层中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中央部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专项之一,西部计划已成为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

  自2003年起,累计有41万名志愿者通过参与西部计划深入基层开展服务。西部计划客观上已成为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过渡方式。各级共青团组织和西部计划项目办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到西部基层实践锻炼,迈好进入“社会大学”第一步。

  优化岗位设置 扩充就业供给

  李凡是暨南大学2017级日语专业毕业生,2021年毕业后,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西藏林芝,并在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中,承担新闻宣传工作。

  大学4年,李凡一直是班长,还担任过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副书记、新生助教,并且连续3年参加了志愿服务队。身边人觉得,去西部做志愿者很适合她。有些人更佩服她的勇气,“选择了他们想去,但因为顾虑没有选择的事情。”李凡说。

  工作期间,李凡一点点学习如何开口采访、如何约稿。在她的努力下,援藏队工作以及林芝发展变化被更多人知道,越来越多的粤藏合作被她见证。

  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及早启动部署,做好西部计划围绕积极服务就业工作的项目规划和设计工作,让更多青年能像李凡一样在基层岗位中快速成长。

  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西部计划到基层就业,要在岗位数量与岗位类别设置等方面强化针对性设计,进而实现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

  在新增岗位容量设置方面,鼓励各省参照全国项目的运行模式和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地方项目,将提质、增效、扩容、等标等作为工作重点,如新疆、贵州、广东、江苏等地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协调相关部门,扩大地方项目实施规模,有效有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蓄水池”容量和吸纳能力。

  在岗位类别设置方面,各地紧紧围绕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部署,严格落实基层导向、乡村导向,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调整,岗位类别确定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等专项,90%以上服务岗位设置在乡镇及以下,切实让高校毕业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扎根基层、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比如,贵州向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和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及所在村、社区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乡村振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六稳”“六保”等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宣传方式 助推观念转变

  5月20日,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里掌声不断,一个个西部计划志愿者走上讲台,为应届毕业生分享自己在基层的见闻。据统计,自5月12日以来,11名宣讲团成员分别走进19所高校,为近万名高校毕业生作现场分享,近10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在线收听。

  同学们踊跃报名的背后是各级团组织、项目办的动员与宣传。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副书记秦昌建表示,为高标准完成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就业工作大局,开展多维度、广范围的宣传工作。“团委、学校招生就业处结合‘就业政策宣传月’,通过新媒体平台就西部计划作详细政策解读。同时,在历次大型校园招聘会就报名、政策、待遇、发展等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他说。

  在湖北,西部计划的故事还走出了校园。多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借助本禹志愿服务大讲堂活动,深入社区、高校、企业等,把基层服务的见闻讲给更多人听。

  在河南、山西的校园里,西部计划则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每到毕业季,山西省各高校的广播台、校园网、公告栏总能看到有关“到西部去”的号召;河南省项目办则鼓励高校项目办以“青言青语”“网言网语”短视频、H5等方式对西部计划进行青年化解读。

  向往西部、奉献基层的服务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少地方把宣讲会开在了日常。

  在山东省,项目办指导高校将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意识培养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教育中,聊城大学建设了西部计划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了“西部梦想协会”,常态化宣讲志愿服务精神。

  不仅如此,四川外国语大学项目办利用学校新生入学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从一入学就把西部计划“推介”到青年面前。重庆师范大学则组织在校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寻访西部计划志愿者,让同学们主动走近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在毕业前就对西部计划有了切身感受,能更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毕业选择时也能有更清楚的判断。”重庆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高菁励说。

  “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愿意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精神的感召。西部计划在转变青年学生就业观念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全国项目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基层选人才 为人才助成长

  近年来,西部计划工作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严”。比如,河南省项目办就明确提出,要严把审核关、笔试关、面试关、体检关、公示关,做到公开招募信息、公开选拔流程、公开录取名单。

  在每年组织招募过程中,华南师范大学都组织报名学生开展面试和综合能力测试,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甲医院的优势资源,规范做好志愿者心理测试和体检工作。学校项目办认真审核志愿者的专业背景,优先选拔与服务岗位要求的专业素养匹配的申请人,促进人岗相适、精准对接。

  在南京邮电大学,团委联合学工处、招就处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严格开展心理测试和面试工作,注重多层维度考察,将参加动机、未来打算、政策了解、父母意见作为重要考量要素,努力为西部输送有家国情怀、志愿意识和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

  提升志愿者的贡献度,培训也是关键一环。

  四川农业大学,邀请校内外20余名专家为西部志愿者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办公技能、服务理念与技能、政策法规、安全自护等理论和实务培训,促进志愿者尽快转变角色,提升服务本领;四川外国语大学将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纳入学校青马工程培训,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提升等。

  “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地多是条件相对艰苦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对志愿者提出更多挑战,做好选才育才工作,既是对服务地负责,也是对青年成长发展负责。”全国项目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杨宝光)



编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