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时间:2022-11-23 11:02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精准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并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要健全完善就业反馈机制,实现就业与招生、培养的联动,并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时重点参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受疫情和全球经济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关键议题。特别是一些社会需求不强、就业前景窄和供过于求的学科专业,既是就业难的“重灾区”,也是专业调整的重点方向。

  《通知》指出,要引导高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与此同时,教育部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于“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科专业设置和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等工作。教育部将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监测预警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

  高等教育要培养走向社会的可用之才,并实现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专业设置就应当随行就市,参考就业前景来确定和调整专业规模。因此,根据就业状况来调整学科专业,推动高校切实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有利于高校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与此同时,这也符合公共政策评估和反馈理论的主张,即根据政策效果来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避免政策跑偏而得不到纠正。

  总体来说,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来考核评价高校并调整学科专业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有助于推动高校提升就业工作服务水平。但是,在执行中也要避免将就业率同专业设置和学科调整完全挂钩,甚至成为其唯一的“指挥棒”。

  专业的冷热同很多因素有关,此一时彼一时,很难真正对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判断准确。当前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并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也无法说明未来就会继续不被看好。与此同时,高校“一窝蜂”上马一些看似热门的专业,也可能因为预测不准或供过于求而草草收场。

  从专业的定位和延续性来看,也需要考虑更多因素,避免专业停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考古等冷门专业的就业面窄,但是并不能完全基于就业状况就将其淘汰,而应考虑缩小规模或创新培养机制,并为其提供一段时间的缓冲适应期。

  除了就业率等反映就业数量的指标,还应设置就业质量方面的指标,避免就业重量轻质。当前就业的时间、地点、形式和方式都在日益多元化,在监测专业就业率时也要考虑不同专业的特征,以及新型就业形态的多样性。

  比如,不应仅考虑即时就业率或短期就业率,而应允许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有一段时间调整和适应,不断尝试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再如,毕业生在共享经济或平台经济领域实现灵活多样的新就业形态,也应纳入就业状况监测体系。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是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则是直播带货、能源管理师等很多新兴业态紧俏走红,人才难求。但是,这些新兴业态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养体系,一些高等院校对新兴业态的反应和适应呈现“慢半拍”的情况。

  为此,要赋予高校更大办学自主权,根据高校特色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尽快适应社会需求,甚至超前设置一些富有前景的专业。与此同时,应鼓励更多高校推行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这既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专业选择,也会推动专业优化和就业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从人才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厚基础和强专业的T型或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要消除文理分家和专业细分带来的弊病,真正推崇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灌输专业知识和技能。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