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时间:2023-12-28 19:00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依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谋划事业发展的开篇之年,也是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部署的起始之年。在这一年里,职业教育做了许多布局的大事、蓄力的实事和落地的具体事。2023年同样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半程之年,是数项重点计划实施成效的“中考”之年,也是多个国家级成果和项目评选结果的“亮相”之年。一年来,职业教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一体两翼五重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重点,以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使命,理清思路再出发,昂首迈上新征程。

  现状与成绩

  (一)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新格局

  高位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旨在通过培育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举措,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

  央地联动共同推进“一体”。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山东、广西、黑龙江等省份联合发文,启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部省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定位,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和范式。

  凝聚各方着力打造“两翼”。为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教育部在资源实力和统筹能力较强的市域层面,首批遴选建设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同时,聚焦国家重大行业,特别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农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中车集团牵头成立首个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各地也纷纷成立和认定了一大批联合体和共同体。“两翼”建设的最大特征就是凝聚了政、行、企、校、社各方力量,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普通高校、职业学校作为牵头单位,参与程度大大加深。

  (二)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取得新进展

  坚持“应用为王”扩建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在国家层面,修订专业教学标准758个,建设1777个虚拟仿真资源、10389门在线精品课、1559个专业教学资源库,715万种优质教学资源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更好助力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更优服务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持续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与规范管理。落实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推出《2023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基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宏大视角,聚焦职业教育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从国家、省、校三级全方位展示职业教育事业过去一年的发展全景。组织开展实习工作专项调研,助力学生实习全过程管理,消除实习隐患,提高实习质量,保障学生权益。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行业重点领域启动专业课程改革,教育部委托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牵头,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专家团队,规划建设专业课程、教材和生产实训项目,构建一流专业体系、培育优秀教师团队。启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联合工信部等部门,在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遴选447家联合培养企业。

  以“双优”“双高”为载体着力提升内涵发展水准。启动首批国家“双高计划”验收,稳步推进省级“双优”“双高”建设,对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第一轮“双高计划”的成效和经验、凝练特色与亮点、分析问题和不足,有助于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扎实推进。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等法律文件精神,各地陆续编制出台地方标准,启动基于国家标准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政策依据和实践探索。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协作共同体,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些地方不断探索,先行先试,通过“编制周转池”“固定岗+流动岗”“设置特聘岗位”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补齐专任教师缺口,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学团队交流与补充机制。

  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为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校长队伍建设,首批公布了1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建立国家级校长培训基地43家。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确定了高等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210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对象50人、培养基地23家。体现出国家将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落到实处的决心。

  (四)职业教育亮点打造与宣传掀起新高潮

  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并大力宣传推广。2022年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于今年完成并公布。为充分发挥成果奖评选的作用,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职成司指导相关部门聚焦572项获奖成果编发专刊,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10期成果访谈和15期对话节目,在14个省份召开宣传推广会。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影响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为完善大赛规范,平稳举办年度大赛,教育部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年)》和“设赛指南”,改革赛项生成机制、赛区安排程序、企业征集办法。2023年的大赛共设置31个赛区、134个赛项,全国有近320万名学生、25万名教师参与各项赛事,获得了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两院院士、学生家长、中小学生、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教育部等十部门分别牵头举办了十余项全国性活动,推出“职教百家说”“职教大家说”视频,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宣传各地职业院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助力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五)“职业教育出海”取得新突破

  打造境外办学品牌项目。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加强在中亚、中东、东南亚及非洲布局,推广“鲁班工坊”“郑和学院”“丝路学院”“现代工匠学院”等“小而美”的民生境外办学项目,为中资企业用工需求本土化,增进驻在国的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持续建设海外二级学院。鼓励高职院校、“走出去”企业、国外院校联合举办二级学院,推出更具国际影响的标准、资源、项目,凝练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理论,积极融入世界职教话语体系,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稳步推进海外职业技术高校建设。在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等全日制学历教育高校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办学规模,职业教育走出去,海外实体办学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为驻外中资企业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高技能人才国际流动。

  问题与成因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仍不完善,有诸多难点亟待破解。首先,职普融通壁垒依然存在,特别是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之间融通多处于试点阶段,“并行”多于“融通”,单向流动多于双向互动,有效实现路径尚未形成。其次,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纵向衔接程度仍不高。尽管职业教育“断头路”已经被修通,但是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设计还不够,在招生、考试、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的衔接还存在堵点和卡点,学生成长成才通道还不够畅通。最后,产教融合进入“深水区”,需要直面并破解政策边界不清、跨部门协同机制不畅、对企业经营需求重视不足、混合所有制改革难推进、优质产教融合资源不均衡等关键问题,才能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

  (二)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新形势还不匹配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专业作为连接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是衡量职业教育适应性及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速。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及素质都提出更高要求。尽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在努力适应这一趋势,试图打破供需错配的局面,但是在专业布局、调整机制、内涵建设等方面仍与产业实际需求契合度不高,特别是课程教学难以对新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作出及时响应。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职业教育与产业领域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还不畅通,技能需求动态监测机制和专业设置响应调整机制还不完善,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还有待加强,职业教育供给效能尚需提高。

  (三)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还不够强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但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办学质量不高,优质资源供给不充分,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整体上吸引力还不强。办学条件不达标问题比较突出。办学条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尽管各地积极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并定期组织工作调度会,但许多地方职业学校底子薄、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不达标、专任教师缺编现象仍存在,办学条件总体上仍很薄弱,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尽管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占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比例却在下降,财政性经费投入在同级教育中占比偏少,加之中职以县级管理为主,财政普遍压力较大且社会力量多元投入不足,导致中职办学条件改善进展较慢。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新期待给中职发展带来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诉求早已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中考分流焦虑仍未有效缓解,近年来甚至出现取消中等职业教育的声音。

  (四)创新能力距离科教融汇新要求还有差距

  科教融汇的核心是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教学的深度交汇与融合。职业学校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型科研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职业学校对科教融汇的理解不到位、不深入,有组织科研能力不强,多数教师科研素养相对偏低,在产学研合作体系中定位不清,合作机制尚未磨合顺畅,难以将自身在技术技能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协同创新合力,高质量科研成果较少,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最新调查显示,2022年第一申请人为高职院校的专利总量为46100件(含发明授权6051件),仅占全国专利总量的0.51%。近七成高职学校专利成果转化率为0。同时,职业学校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反哺教学改革创新的层次不高,运用现代技术优化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尚且不足,要推进“科教融汇”取得实效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主体责任

  全力推进“一体两翼”建设,要求职业教育改革重心进一步下移,夯实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主体责任,激发地方政府举办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激活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将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投入水平、办学质量等作为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主要内容,纳入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各地要建立职业教育顶格推进机制,将职业教育切实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之中,统筹谋划,扎实推进。要大力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作。赋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相应的职业教育权利,深度参与专业优化、课程开发、师资团队打造、教材编写以及学生考核等。

  (二)进一步优化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形式。在三个层次职业学校教育中,要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多元化办学,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承担起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启蒙、职业体验责任,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巩固高职专科的主体地位,坚定不移推动高职深化改革,带动职教本科和中等职业教育两头职业教育发展,稳定职业教育发展阵地。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按照教育部“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要求,稳步推进各省份设立职业技术大学,有序扩大职业本科高校规模;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探索在不同类型高校开办职业本科专业的试点工作。与此同时,完善职教高考制度。要选择量大面广、相对易操作的专业开展技能测试试点,对试题、考官、场地、材料等进行系统性设计,突破技能测试的卡口。选择地域相近的两省份开展职教高考成绩跨省认可机制,打破职教高考的省域限制,拓宽职教高考实施的空间。

  (三)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

  育人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提高吸引力和增强适应性的决定性因素。切实提升育人质量,首先要建立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在专业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尽快颁布专业教学标准,指导各层次专业课教学。加快研发一体化、系统化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容,为贯通培养、长学制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建立技能需求动态监测机制和专业设置响应调整机制,着力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匹配程度和水平。其次,要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对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认识,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有组织科研,推动职业院校科研工作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深入开展“企业出题、学校揭榜”行动,加强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转化,着重在应用型科研上发力,推动职业教育上水平、上层次。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数字化、新型工业化等前沿追踪研究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数字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暴露出新问题。为此要加强对数字化的研究,根据不同专业、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不同的实习实训项目特征等,分门别类,细化研究,把握数字化的尺度,寻找数字化和传统之间的平衡,为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参考。杜绝“唯数字化”“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过度数字化”等现象,推动理性数字化、科学数字化。同时,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密切伴生的关系,这决定了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对科技发展、产业变革、人口发展趋势等前沿问题的追踪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对少子化等时代命题都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需要职业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密切关注、加强研究,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徐梦文